快捷搜索:  as  www.drou.cn  xxx  88952634+  bitcoin bear  crypto marke  S`(  bear market

TokenPocket钱包安卓APP下载|香港跨校链协对话北大链协:投身 Web3 的年轻人们

年轻人对Web3的态度是什么?他们如何参与到Web3生态建设中?万向区块链蜂巢研习社第98期邀请了北大区块链协会会长以及香港多所大学的区块链俱乐部成员“云聚”一堂,共同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希望能为更多年轻人参与到Web3生态共建中提供一些样本。
本期的嘉宾分别是:北大区块链协会会长/WTF Academy创始人OxAA、OxU Blockchain Club核心成员Yuri、OxU Blockchain Club联合创始人Yishu、Polyu blochain club联合创始人Harvey、OxU Blockchain Club行研负责人Kevin、Polyu blockchain club联合创始人Leaf、OxU Blockchain Club行研员Michelle。以及连线嘉宾万向区块链实验室负责人杜宇、Jeremy。主持人为万向区块链市场经理xiyu。
以下内容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不代表万向区块链立场。

主持人:AA之前参加过万向区块链蜂巢研习社,和万向区块链的联系也比较多,做了很多和Web3以及区块链技术相关的工作。接下来,请AA介绍一下自己,以及现在正在做的事情。

0xAA:感谢万向区块链的邀请,很高兴能有机会跟大家聊一聊Web3。上一次我参加蜂巢研习社是在今年年初,已经快一年了。我是0xAA,目前在北大读博士,是北大区块链协会的会长。我们协会已经成立了很多年,每年会员大约在500-1000人,今年又招了160个新人,算是规模比较大的区块链协会。

我2017年就参与到Web3中,那时还没有Web3这个词,就是区块链圈。自去年加入北大区块链协会后,我就开始慢慢地学习技术,并成为了一个Builder。我是People DAO的核心竞争者,也是发起人之一。People DAO是继Constitution DAO之后,由我们这些特别喜欢DAO文化的Holder发起并持续发展的分布式自组织。目前People DAO大约有2万人,成员遍布世界各地,但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东南亚、非洲、南美等。

我从今年4月份开始写Solidity的开源教程,叫“WTF Solidity极简教程”,后来因为喜欢的人很多,就开始围绕这个教程做了开源大学“WTF Academy”。目前,我们在围绕教程做一些习题测试和技术认证等工作,已经有2000多个程序员进入了我们习题系统的公测。不久后,我们即将开放认证系统,即学员学习完课程后,可以拿到一个链上的NFT凭证。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和大家交流,谢谢。

主持人:感谢AA的介绍。接下来请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所在的学校中,Web3的氛围如何?据我所知,有些学校已经有相关课程,学生的参与度如何?

Leaf:在学校,我能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在校举办Web3的活动,也能够得到学校经济可持续性和创业融资中心、金融及商业数字转型中心以及区块链研究中心的支持,例如学校会在技术、科普,甚至是在资金方面都会给予我们支持。我们最近在校举办的一些线下交流会,也邀请了本校及香港其他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参与。

主持人:谢谢叶子。请港大的学生也分享一下。

Michelle:我们之前在港大做了一个关于Web3的街访,发现港大的学生都对Web3有一定的了解。此外,我们学校也比较支持Web3,例如之前111年的校庆典礼上还给学生发了NFT。港大的医学院也在Decantraland上开放了一个1:1的校园,我们学校对区块链是非常支持的。其次,Innovation Wing也非常乐意为我们提供一些资金或活动场地等支持。

主持人:我今天注意到Yuri发了一个跟Web3教育相关的通知页面。这个是你们学校组织发起的,还是你们个人发起的?

Yuri:其实我刚刚来CU读书,接触到的社区可能不够全面。目前,我个人的感觉是,相较于科大现在做的Web3 Carnival和Builder Camp,我们的氛围可能相对弱一点。我目前知道的有CUHK Blockchain Resources Notion,它是由CU匿名小组自发组成的。从今年1月甚至更早,就开始写一些Web3相关的文章。写文章不是为了推广,而是沉淀学习过程中积累的东西。我非常推荐大家去看我们的Notion,里面不仅有Crypto基础入门文章,也有一些精心撰写的进阶专题,尤其是DeFi部分,成员们已经研究得比较深入。

第二个是CUHK的Fintech Club。这个也是同学们自己组织发起的,目前刚刚起步,会有一些研讨会,也会邀请业内人士来做导师,之后可能还会有一些比赛等。

第三个是招聘会。有一些Crypto公司会专门来我们学校做招聘,这也是了解Crypto的一个渠道。当然,也有一些同学参加DAO或自己做项目,但目前还没有专门的Blockchain Club,所以我们可能主要还是为爱发电。

主持人:感谢Yuri的介绍。接下来有请Yishu为我们分享。

Yishu:我可以分享一下学术方面的情况。我的Web3经历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但因为我是港大本科生,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我对港大的Web3、Crypto、Fintech也有一定的观察。

参与Crypto最多的是工程学院下属计算机系,一些研究密码学、分布式系统的老师近几年会对Crypto方向很感兴趣,同时也有人专门研究Crypto,或是从算法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代币经济学的激励机制,这些都是很有趣的内容。港大这几年不论是教授的研究方向,还是招募新的Faculty,都对Fintech领域有所侧重。

我2019年入学的时候港大就有Fintech专业了,虽然有些课程与业界还有一定的距离,但从体系设置来讲已经比较完整。除专业设置外,商学院也与Crypto有着紧密联系,在港大本部,有一些之前做Asset Pricing的教授会对Crypto作为另类资产如何定价、NFT流动性的问题很感兴趣,也在撰写一些论文。此外,在深圳还有一个金融科技研究中心,最近在招募全职或兼职研究生,有一些激励机制、Token Economics相关的研究。此外,社会学系也有位David教授专门研究如何利用NFT机制来激励拍卖物的销售等,法律系则有老师研究Regulation或是Crypto立法。

同时,港大还有一个跨学院的研究中心 Fintech Academy,每年会披设Funding用以鼓励教授从事不同的项目,研究范围非常广。我注意到,今年一半以上的项目都与Crypto或Web3相关。大家如果对港大Web3学术方面感兴趣,欢迎推特或微信私聊我,我十分愿意与大家一起交流。

主持人:好,感谢Yishu的分享。下面想问一下AA,北大链协会孵化一些项目吗?以及协会运营方面有没有一些经验可以分享?

0xAA:就高校的氛围而言,内地之前还是走得比较靠前的,清华链协、北大链协大家都有所耳闻,而香港此前对Crypto关注不多,学生协会数量很少,0xU也是最近才成立的。但最近香港发布了一个非常好的政策,我认为能推动高校学生协会的成长。我也对新的政策很感兴趣,最近会抽空去趟香港,看一看内地的高校能否利用这些政策,发展得更顺利。

主持人:你们会有孵化一些项目的计划吗?

0xAA:新入协会的成员经验还比较缺乏,因此本学期的重点还是一些公开课、讲座、活动,帮助他们更加了解Web3。下学期我们会举办一场黑客松,让大家通过真实的项目感受一下,当然也会孵化出很多优秀的项目。事实上北大做了很多项目,比较知名的就是Layer2项目Scroll,其创始人就是北大的。我相信在下一个周期中,高校学生会成为Web3优秀项目的主力军,而我也愿意去帮助更多人。

主持人:Kevin和Harvey有什么想要补充的吗?

Kevin:香港科技大学属于港校中做项目比较早、Crypto氛围较为浓厚的一个学校,副校长会带头推动区块链的各种应用以及项目创建。港科大也在运营数字金融实验室,会孵化Web3项目。

在学生层面,我们会开展一些与Education相关的黑客松或Build Camp,进行Web3的基础教育,帮助更多同学了解 Web3。相关的学生组织也在不断成立,虽然大家可能方向不同,但总得来说,Web3活动是非常密集的。

主持人:感谢Kevin。Harvey有要补充的吗?

Harvey:我补充一下我们学校关于区块链的一些专业的情况。我们学校去年开设了香港第一个区块链理学硕士项目。反响非常好的,他们在罗教授的带领下,对区块链的基础的理论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我们学校还将在2023年开设元宇宙硕士专业。因为是第一年开设,申请难度应该不会太高,大家有转行的意向,并且需要学术上的背书,也不妨考虑一下。

主持人:刚刚的问题就先分享到这里。最近香港Web3政策有释放利好,想请几位香港同学分享一下本地现在的Web3现状,以及求职发展、新政影响等等。

Leaf:最近港府在积极地推出一些政策,吸引内地的技术人才赴港。以前这些政策大部分是面向海外人才的,但新政主要面向的是内地的技术人才。除此之外,港府对于有过香港留学经历的学生也推出了鼓励性政策,可以为他们办理工签重新返港。因此可以预见,香港政府会在未来大力引进人才和扶持优质企业。

Kevin:香港新政发布后,确实有很多项目方来到香港或是打算落户香港。在此之前,新加坡更像是一个Web3华人的聚集地,特别是TOKEN2049期间,但香港新政发布之后给了很多人信心。总得来说,大家对于香港未来的Web3发展还是非常乐观的。

对于学生来说,刚刚叶子也有提到,之前香港毕业之后的工作签只有一年时间,今年也放宽了政策,毕业之后可以提供两年的工作签,并且也不需要毕业之后立马在香港工作,只要符合了目标院校的一个条件,随时可以来香港办理为期两年的工作签。我觉得这对于海内外高校以及香港本地高校的同学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条件。

主持人:Yuri有什么要分享的吗?

Yuri:我有一个自己的Web3 Women Union社区,目前正在申请港府Cyber Port项目。目前港府对于科技初创公司的资金支持主要聚焦三个方向,一是园区Grants,二是人才方面的政府基金,三是香港政府本身对于创业公司的投资。其中园区又分为Cyber Port数码港项目和科学园项目。

WWU申请的是Cyber Port。Cyber Port的资金是分阶段发放,最开始会提供种子,有了idea之后就可以去申请10万港币,接下来就是培育计划,如果按照路线发展的话会有50万港币,再往后是加速期,可以申请30万,如果有一些海外拓展的需求,还会继续提供20万的Grants。所以Cyber Port项目完整做下来的话,大概会拿到100万左右。

科学园项目也会分阶段,初期大概10万,之后是129万,再往后还会更多。但入驻科学园需要满足的条件更加Tech,要求研发人员占比50%以上。

除此之外还有人才的补助计划,政府会帮助公司招聘科研人员,每个公司有几名科研人员可以拿到资助,并且资助是按照学位分发的,最长应该可以帮忙招聘三年,并且补助也比较高,没记错的话应该有3万。

其实新政一出来就比较明朗地给了大家一个信号,大家还是希望跟着这个政策走。

主持人:感谢Yuri,提供了一些很好的思路。接下来请Yishu也分享一下。

Yishu:在人才政策方面,香港对本科以及硕士都会提供不同程度的补助。一方面,不论是在港学生、有意愿申请香港硕士的学生,还是毕业后打算短期内留在香港的人才,抑或是在香港创业等等,港府都会提供大量补助;另一方面,港府也成立了一些Fund,用以资助正在运行中的项目。

两周前,我们做了一场Panel,探讨Latest Crypto Trends,邀请了一些香港老牌的资管、Token Fund来解读当时港府在金融周内会有哪些利好。嘉宾们认为之前的发布的政策会对某些特定领域有明确利好,但对其他领域而言还需进一步观望。对我们学生而言,持牌机构或是一些想在香港持牌照经营的机构会开放大量岗位,例如产品、BD、设计等等。

主持人:感谢Yishu的分享。下面一个问题,新政发布后,各位觉得香港之于新加坡等地的明显优势是什么?

Harvey:我观察到,新政的发布鼓舞了很多原本还在徘徊和踌躇的人。与新加坡相比,香港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桥梁作用。香港是背靠大陆的,以前如果海外的公司想要进入中国市场,通常都会以香港为桥梁;而现在,内地的公司如果想要出海,香港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帮助这些企业在内地和海外之间进行链接。

主持人:谢谢Harvey。AA刚刚也提到近期可能会去一趟香港,那么想了解下,香港新政哪方面比较吸引你,你去香港主要是想了解什么?

OxAA:最重要的一点是新政整体是对Crypto友好的,并不局限于其中某一条,也许是受新加坡刺激,想要竞争一下区块链/Web3的贸易港。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事,但目前细节还不够明朗,并没有真实落地,估计明年年初才会有更多的细则,但既然有这么一个好消息,不妨就去考察一下。

主持人:刚刚收到观众私信,想了解高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对现在这些协会抱有怎样的态度?是开放的态度还是有所限制?

OxAA:因为会受到学生会和校团委的监管,所以我们也会有严格的自我审核。我们成立了一个专门的风控部门去审核发布的内容,以及合作的项目是否合规等等。我们合规性是非常严格的,也完全按照国内的要求在运行。

主持人:也想问一下,大家对现在的观众、一些高校学生,或是想要进入Web3的人有没有什么建议?

Yishu:我觉得可以结合自己的背景去做选择。虽然大家都对Web3很感兴趣,但具体的方向并不相同,例如在NFT项目方工作和在VC工作的角度就是不同的。我比较建议结合自己的之前的背景跟Skill Set,去看看自己能做什么,然后在力之所及的范围内找到自己最想尝试的领域。不论是从DAO切入,还是在VC做投研实习生,抑或是加入某项目方,这些都是很好的开始。同时,在最开始的时候要多与人交流,很多时候,最开始做的事情并不是自己所喜欢的,再加上一味蛮干,很容易失去兴趣。

主持人:感谢Yishu的建议, Kevin有没有什么建议?

Kevin:我会建议大家直接、快速地参与。Web3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全新的,所以我不建议年轻人想太多。我是从传统的私募转到 Web3行业来的,在入行前期基本都靠自学,我觉得自学最快的方式就是投入到市场中去,亲自体验下这些头部项目,通过切身感受来判断自己对这个行业是否有兴趣。

Leaf:我觉得参与Web3一定要做好调研,用一句行话来说就是DYOR(Do your own research)。因为大家在参与一些项目之前,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识别能力,能够准确地知道他们喜欢的项目具体在做什么。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第二点,网上其实也有很多资源能够帮助大家了解一些信息,例如Discord社区,可以供大家分享和交流一些新的观点和项目。

Web3的参与方式也有很多,不论是运维者、创造者还是设计师等等,都能够在Web3世界中找到一席之地。同时还有社区管理员、艺术家等等。很多顶级艺术家和名人发售的NFT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如果你具备一些设计能力或是社区知名度,也可以考虑以艺术家的形式参与到Web3中来。此外,也可以作为元宇宙的建筑者参与,例如在香港非常知名的 Sandbox、Decentraland等GameFi项目;游戏设计师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如果只是想观望一下这个行业,也可以作为游戏玩家参与到Web3当中。谢谢。

Harvey:参与Web3需要找到一个自己热爱的领域和兴趣。在现阶段,Web3的发展有四个大的分类方式,首先是硬件,比如AR/VR/XR等等,为未来Web3的发展奠定技术基础;其次是 区块链,涉及到交易中的一些应用;然后还有体验应用,更多地是偏向游戏,结合软硬件来完善用户体验;最后还有商业,这也是目前大家进入最多的领域。

对于一个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来讲,可以先广泛地接触资料和资源,了解一下自己对哪个领域比较感兴趣,并结合自己的背景和职业参与进来,这是一个比较好的途径。

Yuri:我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我非常同意刚刚嘉宾所说的 "Try it, instead of just looking at it or researching",但与此同时,我也建议大家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前或是在探索过程中,一定捋清底层逻辑,因为底层才是架构起整个行业、决定其未来是否会产生颠覆式影响、能否一直走下去的基础。如果想要深入了解底层技术,我推荐大家去听一些高校的Open Classes——他们可能比较Old School,但讲得非常技术;此外也有一些Solidity教程等等,你可以粗浅地了解一下这些技术在哪方面进行了一创新并颠覆成一个新的行业。这是第一点,如何去了解Web3。

第二点,关于香港相较于新加坡的优势或是不同点。我发现在新加坡,大家讲的就是Web3,但香港更多地还是在讲Fintech。同样地,现在高校的课程发也并没有直接说Web3,而是用的Fintech。我觉得这可能是香港的一个特色,更聚焦于Digital Assets,而不仅仅是GameFi, SocialFi项目的建设。

主持人:感谢Yuri,Kevin有没有要补充的?

Kevin:我很同意Yuri的一个观点,就是我们要去更多地关注底层技术。Web3、元宇宙是建立在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大家真的打算all in Web3,或是想长远地在这个行业发展,我建议大家多去了解底层技术,可以先读一读比特币和以太坊的白皮书,了解底层的技术架构是怎么实现的,然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区块链的信仰,以及这一行业为什么能汇聚这么多有技术梦想的Builder。很多人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前并准备好,只关注到了表象,我觉得我们应该更深入地去看待行业底层的一些东西。

主持人:谢谢Kevin,讲得非常中肯,就是先感受技术的魅力。AA有没有什么建议?

0xAA:想要进入这个新的行业,学生可以去加入学校的社群,如果不是学生,可以加入一些DAO或者兴趣小组,一起学习并做出贡献,了解这一机制是如何运作的;如果你具有技术背景,可以去学习怎么写智能合约;如果你没有太多的链上交互经验,可以去看一些空投攻略,并进行一些链上交互,只需要付很少的Gas,就能够了解到怎样与这些项目去交互,怎样使用这些Web3项目。这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主持人:我看到万向区块链实验室负责人杜总也有上线,杜总有没有想要和大家交流的。

杜宇:大家好,我是万向区块链实验室负责人杜宇,刚刚一直在聆听各位的分享。最近,香港发布的Crypto政策获得了行业大量的关注,这也让我联想到了2017/2018年的日本,当时日本推出了关于Crypto的政策,可以发牌照,行业中很多人就跑去日本申请牌照,但由于黑客攻击事件以及整体监管偏向保守,日本的区块链市场并没有真正发展起来。类似地,阿布扎比、迪拜、马耳他这些地方也都曾有过热度,但最终也都没有真正发展起来。

新加坡目前创业成本较高,开发者不多,9月份举办的Token2049带来了一波热度,但热度过去后真正沉淀下来的还是那些在2017年、2018年就留下来的项目。所以我觉得一个地区的Web3要真正发展起来,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当地有没有好的开发者社区。

香港其实拥有很多优势,今天看到这么多学校的区块链协会的同学们都在进行区块链技术方面的研究。我想请教各位同学,在香港的学校中,目前大概有多少学生对区块链、Web3真正感兴趣?香港各个行业对Crypto是什么样的态度?这样的东西能持续吗?大家认为,香港要想打造成为亚洲的Web3中心,有哪些地方需要持续加强和建设的?

Yishu:其实从2019年开始,香港各行业和大型机构已经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个行业了。

那么关注或从事这个行业的人群主要来自哪些领域呢?不同专业肯定有区别。0xU目前应该是在香港高校区块链俱乐部覆盖面最广的一个社群,我们的社群成员主要分布在商学院、工程学院、理学院,其中来自商学院的同学最多。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视角来说,香港在校的同学当中,如果实在项目方,会更多的集中于DeFi、NFT相关领域,也会有不少之前在 VC或PE有一级买方市场经验的同学关注这个行业。坦率来讲,在香港的大学里,真正做开发的关注Crypto行业的Engineer,比我在北京见到的少。这其实也是香港的一个特征,它是一个金融中心,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技创新中心。所以我觉得,关注城市自身的特点跟本地的人才储备才能保证政策可持续性地发挥正面影响。

比如,新加坡有很多互联网企业,Zoom的亚太总部也在新加坡,所以新加坡有很多开发人员,开发人员跳槽出去也可以自己做项目。新加坡也有很多高净值人群,投资移民需要设立家族办公室,会有比较新锐的钱在里面。在新加坡无论是做投资,还是创业,都发展得较火热。而在香港,传统金融机构占比较大,我们随便挑一个对Web3感兴趣的商学院同学,问他将来就业是选择Web3行业还是选择投行,他很有可能还是会选择投行,因为金融行业面向entry level的薪酬确实很高。

其次,我觉得港府对Crypto的政策是比较符合香港的情况的。香港的政策是希望借助大型机构的介入,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先做一个转变,然后再来引领发展,而不是一开始就鼓励大家全部投入很多NFT项目、GameFi项目等等。另外一个原因也是因为香港比较缺互联网型开发人员,需要进行人才引进。总体来看,我觉得香港针对加密行业的新政是比较符合现实的,稳中求进的。

杜宇:谢谢。还有一个很有趣的观察,新加坡很多学生毕业之后其实并没有想着去Crypto、Web3行业创业,也是希望去传统的大机构工作,但香港这方面比新加坡好很多,香港有更多的年轻人积极拥抱和参与到Web3生态当中来。

Yishu:我自己在新加坡累计待过不短的时间,那边和香港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在于,CS Engineering的学生会有很多机会去互联网企业,就像金融业在香港一样。毕业后,在6月到8月中进行暑期实习,然后期待转正,就好像一个约定俗成的不错的上升通道。Web3打破了这个模式,有一部分人会在金融行业做几年,然后跳到Web3的创业公司或大型公司中工作。

主持人:我们继续聊一下,香港在发展Web3方面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需要哪些支持?

Kevin:很多同学和教授都会讨论香港现在发展的瓶颈,我觉得可能不仅是香港的问题,而是整个Web3行业都存在的问题——Builder比较少,特别是有能力写智能合约的开发人员比较欠缺。不管是各个高校开设相关课程,还是我们自己去做Web3的Education项目,都希望能够为Web3行业培养更多的开发者。

所以,一方面需要吸引更多有能力做开发的人员到香港来,当然他们也可以远程办公;另一方面,需要高校从教育方面进行推进,不管是从平台维度,还是从学院的维度,逐步地引导学生认为Web3行业也可以作为大家非常好的职业选择。

杜宇:我想补充一些观察。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因为NFT、DAO、Crypto的热潮吸引了更多优秀的人才进来。一方面,我们确实需要和更多的高校合作,培养更多的人。另一方面,最近很多互联网大公司,如Facebook、Twitter等都在大裁员,这些从Web2大厂出来的人也开始拥抱Web3。

关于Web3的教育问题,在2014年-2017年间,大家更多的是在讲和计算机相关的技术,后来经济学的内容开始加进来,然后慢慢延展到博弈论算法相关的内容。当我们区分Blockchain、Web3、Crypto这三个词时,Web3不仅包含了技术、经济、金融学问题,还包含了治理问题以及衍生出来的学科,里面也涉及到很多哲学、社会学、组织学问题,所以我认为除了把技术和经济金融相关的专家学者拉进来之外,还需要有更多专业的学者加入进来,才能培养更多真正理解 Web3的人才。

Yuri:我非常同意刚刚大家所说的,香港是亚洲第二大私募融资市场,在金融领域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香港政府目前也在金融领域推进Crypto,但目前来说监管还是比较谨慎的。对于游戏、艺术品、影视创意媒体这一类Web3的产品,其实香港也非常有实力,并且在这方面的监管相对来说可能会松一点。从创业者的角度来说,有创业公司也在往这个方面做尝试,我们之前也在和一个航空合作NFT项目。目前NFT项目发展比较快速,在艺术领域也需要引入更多的人才。

最后,和开发者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校也一直在做这个事情。不仅是高校,Web3 Women Union社区就在12月会推出一个叫“年度女性开发者大会”, 女性开发者也可以在Web3领域进行深入探索。

Jeremy:大家好,我分享一些香港的数据。我和本地的一些社群、项目创始人等有过交流,他们给过我一个数据,香港有700-750万人口,大约有10%左右的人在玩Crypto。但我认为这10%的人群有很多是投机主义者,而不是Builder,在这里我也想呼吁大家来共同Build,共同做合约。另外,0xU区块链俱乐部已经把各大高校有志于从事Web3的这群人聚在一起了,是目前最具影响力的一个社团。

主持人:感谢Jeremy的分享。我了解到香港大学有一个跨专业的Fintech课程,然后是个跨专业的,区块链相关课程占比很高,但很多人毕业之后还是会选择进入传统金融机构,加入Crypto行业的还比较少。Crypto还是一片蓝海,对高校学生来说还有很多机会。杜总还有其它问题吗?

杜宇:刚刚Jeremy说到投机现象,其实长期观察下来你会发现,如果是奔着投机挣钱而来,那在这个行业中走不了很远,在这个行业里最有价值的事是做Builder,做贡献,这样不仅会得到大家的尊重,也能走得更远。我前段时间参加Devcon以及北美的一些会议,发现应用层的热度已经逐渐褪去,大家又重新回到了底层基础设施这个角度上来。

主持人:感谢大家的分享!今天这样的聊天是个很好的了解不同地区年轻人想法的机会。很开心看到协会里的年轻人都是在做一些 Build相关的事情,我相信Web3行业会越来越好。后续我们也会做一些持续性的事情,包括举办峰会、黑客松等形式的活动,希望大家都能参与进来。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